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7月13日上午,由安溪县虎邱镇镇长陈智锋主持、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丁国民教授主讲的“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主题讲座在安溪县虎邱镇乡村振兴讲堂举行。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访足迹探寻产业发展,扬法治铸魂乡村振兴”实践队全体队员、当地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村主干、乡村振兴业务人员聆听本次讲座,了解有关乡村振兴的重大理念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明晰乡村振兴法治方向。

“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
《乡村振兴促进法》”主题讲座
讲座伊始,虎邱镇镇长陈智锋从发展现状、发展规划和发展愿景三个方面对虎邱镇乡村振兴事业进行简要介绍,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注重法治建设,并对乡村振兴的未来提出了更多的期待和展望。

在讲座中,丁国民教授围绕《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立法亮点以及贯彻实施要点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乡村振兴的相关理念与实施路径。丁教授指出,在立法背景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切实把握“三农问题”,明确《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定位,建立“框架型立法模式”。在立法目的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保护好农村生态屏障安全、传承好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奋斗目标。在立法亮点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地方政府须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做到乡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鼓励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支持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优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贯彻实施要点方面,丁国民教授通过总结乡村振兴实践中的10个成功案例与8个失败案例,明确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措施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提供了经验指导。

本次讲座加深了实践队队员、当地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各村主干、乡村振兴业务人员对乡村振兴是什么、意义何在以及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等问题的认识,在乡村振兴细节之把控、思路之调整、信心之坚定、方向之明确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行程千里,奔赴乡村。实践队队员走出校园、迈入基层,深入学习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富美山河,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坚守青年一代法律人的初心与理想,以增才干、长见识、作贡献之姿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实践队师生聆听丁国民教授开展宣讲
《乡村振兴促进法》主题讲座
在被称为“零污染的天然氧吧”的龙踪山顶峰,坐落着一处美丽的风景区——安溪县虎邱白石岩风景区。湖西村村民因地制宜,借助村集体筹资和引入合作伙伴的创新模式,众筹建成这座集朝圣、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虎邱特色名片。为体悟当地产业众筹模式,7月13日下午,实践队在福建省财政厅挂职安溪县财政局、虎邱镇湖西村干部刘桂昌博士的带领下,前往白石岩风景区,领略当地优美自然风光,切实感受强村富民的“湖西路径”。

白石岩风景区优美风光
据虎邱镇党建办干部王碧霞介绍,“四众模式”即“组织众强、产业众筹、乡村众治、红利共享”,湖西村人民在“四众模式”引领之下,积极探索适宜当地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充分利用产业众筹新模式,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践队队员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湖西村借助虎邱镇“省十佳旅游休闲集镇”“市茶旅特色小镇”“厦潭泉一小时经济圈”的旅游优势,精准定位乡村旅游发展方向,采取“支部牵头——集体带动——党员表率——全民参与”的工作模式,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集体建设,入股村集体项目。白石岩景区便是由全村428户村民众筹资金3000多万元,加上群众义务投工投劳,最终实现荒山变景区。湖西村人民在党支部带领、乡贤助力、村民参与之下,利用青山绿水生金造银,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湖西路径”,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次白石岩景区之行,实践队成员们在自然风光的陶冶中切实感受到众筹产业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的卓越成效。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成员们将充分吸收所观、所学、所感,并结合法学专业特长,竭力为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贡献福大力量!

实践队师生与当地干部合影
文案:朱子静 陈嘉敏
图片:陈博
核稿:李丹红 谢武
编辑:裴菲菲 熊婉迪
责编:陈荟芳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通讯社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