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卓越生态法治人才实验班”专题活动暨 新生入学教育学术系列讲座

[ 发布时间]: 2022-11-20 [ 来源]: [ 阅读次数]:


第一讲李拥军:“法治思维的普遍意蕴与中国价值”

202211719:00,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邀请吉林大学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拥军教授为金沙威尼斯官网师生作了题为“法治思维的普遍意蕴与中国价值”的学术讲座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副院长贾丽萍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博士生导师段晓彦教授作为与谈人学院师生通过线上参与本次讲座

 


李拥军教授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讲解。首先李教授从法治思维的内涵分别讲解了什么是“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法治”不同于“法制”,“法治”更是直接与“人治”对立。而“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生存方式和主体认识客体的方式,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处事风格不同。“法治思维”一种通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授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形式法治思维,其有以下特征:1.普遍主义思维,普遍性是法律的基本特征,公正执法就是坚持法律的普遍性 。2.形式主义思维,依法办事就是依形式办事,法律的形式理性具有外观化、量化、表演化、仪式化、逻辑化、相对的确定性。3.程序主义思维,法就是一个程序制度化的体系或者制度化解决问题的程序。失去了程序,法就失去了生命 。4.说理性思维,是提供一个能够支持所获结论的理由。

第三部分是重点强调法治思维养成的观念基础,李教授认为实质法治思维是依法办事方式为善的观念更是支持形式法治思维为善的观念基础。认为法治思维养成的观念基础是以人为本,要强调法的人本主义思维。其中人本主义思维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义,与我们的群众路线殊途同归。它更强调的是人权、人性、人道的原则,其中李教授强调人是有人伦、人权、人性、人道、人情的高级动物。以人为本是权利本位的应有之意,即权力来源于权利,服务于权利并从属于权利 。  

最后李教授指出法治不是“法律之治”而是“法律人之治 ”,法治是具有法律思维的人的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但我们普法教育仍然有缺失,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缺失,法律没有深入人心。李教授用和面的例子强调普法的重要性,要将法和社会生活相融合,强调法治思维是法治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与谈环节,段晓彦老师提出,关于法治思维的中国价值,应该注意的是,在百年来中国不断移植西方法律制度,然而一些案件如许霆案、于欢案等的裁判却遭受广泛的质疑,一些在西方国家运作得好好的法律制度,一旦移植引进,就是变味走样,给人们带来新的苦恼和困惑,其深层的原因就得从文化传统上去找。段老师进一步详细地阐述了传统中国良法善治的内涵及其对法治思维中国价值的启示,并认为法治思维应尊重两个传统:一是一百多年来引进、移植西法的传统,其中包括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建设的传统;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久不衰的古老中华法系的礼法传统。前者是新传统,后者是老传统。李拥军老师指出,对于中华法律传统文化的价值值得肯定,但我们要用批评的眼光进行评价。对于中华法律传统文化的吸收,我们应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抽象继承和具体批判,局部继承和整体批判。用中华法律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的法治现代化。

在交流互动阶段,同学们踊跃发言。对“公权力是否有扩张性”提出疑问,进一步提出“中华法系”是否已经作为另一种“比较法”存在,对于古代法的研究也只能以一种继受的眼光来看待。李拥军教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深刻地启发同学们对法的认识。

最后,贾丽萍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李拥军教授以清晰的逻辑、幽默的语言“法治、法制、思维、思维方式及法治思维”等概念内涵进行层层递进的分析讲解,全面且系统的阐释了法治思维的特点及法治思维养成的重要性。相信这次精彩的讲座对同学们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职业素养的养成大有益处。

本次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李教授通过对法治思维的深刻剖析和古今中外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听众们对于法治思维有更深入的理解,了解到中国价值下的法治思维内涵。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学们对本次讲座高度评价。

核稿:黄佳源 鄢德奎

编辑:裴菲菲 金美玲

责编:陈荟芳

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通讯社刊发